「誌,記也。」在日誌裡,幫自己的生活做記錄;再提升一些,也很想幫自己曾經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北港小鎮記下點點滴滴。

離娘家很近很近的地方,曾經有個傳統菜市場。說它「曾經」、是因曾遭逢祝融,於是改了。改了動線、改了規劃之後,乾淨許多;但沒了古早味。

小時候就愛同老媽提著也是很有古早味的「菜籃子」買菜去。不到五分鐘的腳程,走在人擠人、地上永遠濕濕粘粘,空氣中和雜著宰雞殺魚的腥味、油炸熱食的香味、以及熱鬧喧嘩的吆喝:「水姑娘啊,來看麥咧喔~」「頭家娘啊,今日的貨『就青ㄟ』(新鮮)。」然後又是一陣多要根蔥啦、多給把香菜的你來我往的…人情味。

雖說市場裡改變了格局,但鄉下人的安土重遷特質使得有些商家,是懶得動?抑或習慣了使然?離開小鎮好些年了,連店面都一如當年孩提時沒變。

瞧!這牆上的招牌,一看就已歷經許多許多歲月的「痕跡」。





小徑上關雞的籠子也還在。

以前啊,相中哪一隻?老闆總以俐落手法一抓,現宰→丟到處理筒中除毛→掛上號碼牌。逛了圈市場返家前,來領就有。

(我偶或會給編派到「領雞」的業務,這流程…超熟悉~)

也許後來的人們佛心來著,總認為這樣子的方式未免殘忍,手指頭的方向,就是一條生命因你喪生…於是這種現場宰殺的畫面少了;宿命觀裡說的,輪迴投胎成雞的生命,倖存下來的多了。(這樣的說法難免阿Q,畢竟都關籠子裡了…祭五臟廟的時間早晚罷了。總之,阿彌陀佛~)

拿著相機拍雞籠的當下,對面攤的阿桑開朗地說著:「這些雞都知道你們要拍,每一隻的頭都抬得挺高。會擺POSE喲!」循聲轉頭,哇~擺在木板上的傳統豆腐,當然也要求「豆腐西施阿媽」來一張囉!

在媽祖廟旁有家花色樣版齊全的繡花鞋。大學時代,總會到這兒來挑雙搭得上中國風、民族風衣裳的鞋。隨著時代潮流,平底的還在,不過倒是添了不少拖鞋式矮跟款了。

還記得上一次回北港時,看到了寧靜朝天宮。同樣的廟旁,就在繡花鞋店前轉個角,白天時是另一番熱鬧的.風景。(對照版:http://blog.xuite.net/morecall/001/24442975)



音樂來源:https://vlog.xuite.net/play/eFFURVlKLTcyMjE1NzIuZmx2

more / Xuite日誌 / 回應(0) / 引用(0)
沒有上一則|日誌首頁|沒有下一則